企业经营
山东滨州一家公司每月额外给员工父母发放200至500元的“孝工资”,这是公司代替员工尽孝道的一种企业行为,该项资金由公司独立承担,与员工工资完全分开。此制度从2007年在高管层实行,2010年对7000名员工推出,截至目前已发放近5000万元。其实早在2007年,有的餐饮企业已经在为员工发放孝工资了。
用工荒之下,人才难求之时,从关注工资待遇转向人心的关怀,这对于员工是温暖也是尊重。“软福利”或许已经成为企业摆脱危机的“杀手锏”。
企业在待遇之外,“软福利”不错,这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,必然能创造更多更好的价值,那企业会进一步改善福利待遇,员工的工作效率可能会继续提高, 一个企业表现出来的关爱与呵护有多少,对等的姿态与语境有多少,其员工的尊严便能体现多少。就传统的雇佣制度而言,“软福利”打破了一板一眼的用工形式,让员工的尊严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与表现。曾经有一句话在微博上传得很火———如果公司不能让你感动,你就别为它卖命!公司能带给员工最大的感动,就是对其尊严的最大呵护,而非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指指点点。
专家点评:发放“孝工资”的企业深谙留人之道,每月看似多发几百元,实则轻易拥有了强大的后援团。连员工父母都交口称赞的企业,员工又怎会偷懒懈怠、轻易离职? 而“软福利”的顺势兴起,正是社会进步的一种写照———从关注工资待遇转向人心的关怀。在网络时代,公民意识早已觉醒,关注员工尊严与权利,必将是一种无法逆转的趋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