餐饮创业
张志民,土生土长的“内秀”保定人。提起这个名字,圈外人可能觉得实在是普通,可提起北斗星餐厅,老保定们都按耐不住了,这是凝结着保定“早餐文化”和记忆的地方,张志民就是北斗星“掌门传承人”。
在“会吃”且“竞争激烈”的保定餐饮业,能一步一步踏实打拼、一步一步蓬勃发展的事例不多,张志民所领导的北斗星就是其中之一。
1991年11月,因为母亲从南关鞋厂下岗再创业,刚刚20岁的张志民就跟着母亲在韩村北路街边,摆早餐摊卖肉饼、云吞。因为馅料味道好,适合老保定的口味,并且干净卫生,这肉饼很快就赢得了广大顾客的信任和喜爱。
“当时条件特别苦,我们在韩村路边上只是一个路边摊,没有门脸,我爸每天都要用三轮来回运送桌子椅子。当时又没有什么消毒设备,我们就把碗筷用沸水煮,这样一来,顾客能看见也就非常放心了。”张志民谈起创业之初,情不自已地说道,“其实当时的想法,只是为了谋生,没想到一推出来着肉饼,就这么受欢迎。”
在张志民不多的话语中,“口碑”这个词占据十足的分量,更是透露着满满的自豪:“我姥爷当了一辈子的厨师,做肉饼可以说是祖传下来的手艺。如果这馅饼味道不好,人们也不认也不会来吃的,这都是口碑相传挣来的。”
张志民从母亲开始卖早餐起,每天很早就要起床帮忙,帮父母卖完馅饼,还要去当时的省印上班,“刚开始创业那些日子,非常忙,我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去店里帮忙。”一天下来,能实实在在休息的时间少得可怜。
凭着年轻人那股子干劲以及对“经商”的热情,和祖辈耳濡目染的熏陶,张志民开始谋划着自己的未来,1994年3月,张志民怀着一颗年轻“躁动”不安分的心,从当时效益非常不错的省印辞职,毅然决然地开始“全职卖馅饼”。“当时单位也挺重视我的,但自己不想被禁锢,一定要出来闯一闯,所以就辞职了。”张志民笑着说,“当时我父母坚决不同意,说要给我开工资,不许辞职。他们的观念都很传统,当时就认为能有一个稳定工作,就已经非常不错了!”
张志民为了更好的经营,还曾专门学习。“当时我还专门去石家庄的河北饭店学习了半年时间。回来后,我们就筹划着要开店了,就是我们的第一家店五四路店。”
从1994年辞职到1999年,整整5年时间,张志民一门心思的在店里搞生意。“5年时间里,我基本上没有离开过饭店,吃住都在店里,甚至晚上还要看店。当时的想法是不找对象,也很少参加社交活动,真是‘心无杂念’地想把店弄好!”
那5年的奋斗,对于张志民来说,是辛酸也是成长,“当时每天早晨5店起床卖早餐一直到10点多,然后紧接着就是中午的正餐。这一天干活下来,父母看我太累了,根本就没时间休息,就说什么也不让我卖晚餐了。”
“到了1998年,我们就去石家庄开分店了。当时感觉自己的能力已经不足以支撑这么多店,出品、服务达不到自己的要求,管理也遇到了瓶颈期,于是就想到组织学习。”
张志民“走出去”的思路在北斗星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“当时接触了不少清华北大的相关课程,学习一些管理的方法,回来就对员工进行培训。”到1999年,北斗星已经拥有5家店面,其中石家庄2家,保定3家。而张志民的管理思路也开始调整为“培养中层管理者和高素质团队”。
随着北斗星规模越来越大,张志民从实在的“经营者”转变为一家企业的“管理者”,在餐饮行业“钱途冷淡”的环境下,仍然保持着创业之初的“坚持、韧劲”,实现北斗星“华丽丽”的逆增长。“我们北斗星现在一共有11家店,在保定就有6家,而且基本都在社区附近,对周边居民来说,是非常方便的。我们的北斗星馅饼最出名,也在2002年11月15日获得了‘中华名小吃’大奖!”张志民说。
“基于发展,我们的定位是‘便宜、好吃、有特色’,服务周边3公里的居民。无论在哪开店,周边的居民都拍手叫好,因为‘太方便了’。吃早餐,我们有可口的免费小菜、清香的免费玉米粥;吃正餐,我们人均价格只有30元,任何家庭都能接受。可以说北斗星在保定人心中赚足了人缘。”
“北斗星已经快成了保定居民的大食堂了。”张志民笑着说。多年经营经验的积累,核心客户群的把握,才使得他以及北斗星一直保持着“满血”的生命力。“不变革,只有死路一条。从环境上说,适应80、90后,传统到时尚的转变;从菜品设计上说,根据时令气节,一年更换2次大菜谱;从历史传承上,我们要在河北民间菜基础上创新发展。掌握核心技术,做‘人无我有’。”谈及创新,张志民似乎有很多话要说。
但在张志民眼中,北斗星的规模还不够大,还不足以与全国餐饮业内的“高手”企业过招,“我们现在才刚刚开始。”“是北斗星快速发展的阶段,我们今年又开了3家店,‘走出去’战略,我们要去北京,去各县中心。2014年,我们还准备打响北斗星的‘三大战役’。”打造北斗星快餐品牌、筹划24小时营业、实现网络订餐二环内送餐,张志民自信地说道:“只有是中国的,才是世界的,我们就是要做世界的馅饼大王!”
“北斗星就是保定父老乡亲养大的,就是一个馅饼一个馅饼吃出来的!”张志民用了一句非常通俗的话来形容北斗星22年的发展,“我们旨在提升保定老百姓幸福指数。”
挖掘保定土生土长的餐饮文化,到保定周边各县搜集民间小吃,北斗星一直在餐饮文化的道路上“行走”,真正把小吃做到了家。北斗星的取胜,就是特色,小吃不“小”,做足小吃的文章,就是成功。
22年,一个“好吃”的故事,北斗星在保定餐饮业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